“聚焦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十:干一行,爱一行,在初心中求实育人
发布日期: 2024-06-28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


刘利平,中共党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副主任、教授,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世界水产学会会员,十四届亚洲水产学会理事,亚洲水产学会候任主席,国家第一批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鳗鲡繁育联合攻关负责人。曾获“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海洋大学科研育人示范团队”负责人等荣誉,获得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儿时兴趣,形成事业源泉

湖南多山多水,刘利平从小就喜欢抓鱼摸蟹,老家的河道中时常有他摸鱼抓虾的身影,他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间都学习了水产养殖相关专业。工作至今,刘利平一直致力于鱼类繁殖与生态养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刘利平觉得,上海海洋大学校训“勤朴忠实”和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有很多契合的地方。“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正是出于爱好,拥有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刘利平主持了国内外多项科研项目,培养了数十名研究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在工作期间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曾先后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进行访问研修。

时代需求,推动事业发展

2017年,船老大老谢很高兴,但也不高兴。高兴是因为他捕了20多年鳗苗,今年的收成最好,之前连亏了几年,今年终于赚钱了。不高兴,是怕更多的非法捕捞船来抢生意。作为水中的“软黄金”,一条长度不及牙签的鳗苗,当年平均收购价为17元/条,近10万元/公斤。鳗苗长大,就是日料里常吃到的鳗鱼,学名鳗鲡。因为鳗鲡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攻破,往往是捕捞野生鳗苗,再卖给养殖场养殖。刘利平从事鳗鲡人工繁殖生物学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鳗鱼是洄游性鱼类,在淡水中生长7-10年,再回到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产卵场产卵。鳗苗减少,一方面与当年气候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亲本鳗鲡急剧减少有关,他建议专项保护鳗鲡亲本。“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不能轻言放弃。”

认准目标,加强繁育核心技术攻关

刘利平经常跟学生说,要把个人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鳗鲡人工繁殖是水产领域攻坚克难的国家要求,是世界难题,鳗鲡养殖业至今仍然依赖天然捕捞,苗种是产业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刘利平从2008年开始至今,坚持鳗鲡的人工繁殖生理生态学研究。目前针对鳗鲡雌雄亲鱼的性腺发育调控技术已趋成熟,能在复杂的条件下,调控亲鱼最终同步成熟并自然产卵。同时开展了多轮饵料实验,观察到仔鱼摄食需求强烈,已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日本鳗鲡的人工繁殖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领先成果。

鳗鲡目前已位列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的品种之一。刘利平团队联合崇明和金山企业,抓住先行区共建契机,通过新型养殖模式储备了鳗鲡后备亲鱼原种,共同围绕特色鱼类种质保存、苗种高效繁育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深度合作,推动长江特色鱼类繁养工作再迈新台阶,为鳗鲡种质资源保护打下了基础。

精益求精,创新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上海崇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对特色鱼类的需求,刘利平领衔“长江特色鱼类繁养技术创新团队”积极与崇明区深入对接协作,在崇明河蟹集团崇东、馨安等基地,围绕长江特色鱼类品种引进、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创新、育种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有效推动崇明特色水产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

崇明地区主要养殖“四大家鱼”,普遍采用池塘养殖,面临着经济效益不高以及尾水处理等环保问题。刘利平团并队建议尝试应用“陆基温棚循环水-生态池塘接力式”养殖模式(简称“棚-塘接力”养殖),通过在室内大棚放置圆柱形鱼池,利用循环水集约化培育大规格苗种,再放入生态池塘中进行野化提质,构建长江特色鱼类“室内集约养殖、室外野化提质”生态模式。室内集约养殖具有产量高、能耗小、污染少的特点,且全程可控,既能根据不同品种设置水流和温度,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也几乎不受自然灾害影响,能够提前做好病害防控。

同时,针对高价值长江特色鱼类——鳗鲡和长吻鮠,刘利平团队探索采用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模式,实现了封闭式、环境友好型生产,并总结形成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大规格苗种标粗技术规程。此外,该模式能够使水温常年保持在18℃以上,避免了鳗鲡冬季进入停食状态,通过不间断摄食能够提高20%的年生长速度,促进养殖高质高效发展。在崇东基地陆基养殖池内培育的首批鳗鲡和长吻鮠苗种,已顺利放养至崇明河蟹集团部分其它基地的池塘内。

科学调控,巧除水产品土腥味

刘利平经常想起导师王武教授的教导:“干一行、爱一行”。在鳗鲡、长吻鮠、斑点叉尾鮰等鱼类养殖过程中,土腥味是常见问题,严重影响了鱼肉品质。水产品土腥味问题导致产品无法上市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大西洋鲑鱼、虹鳟鱼、大黄鱼、草鱼、罗非鱼等养殖品种,都会受到土腥味污染的影响。土腥味主要由水体中特定的浮游植物及放线菌产生。为详细了解养殖水体中土腥味的发生情况,从2009年开始,刘利平及其团队成员李慷实地走访各养殖基地,研究养殖水产品“品质与环境”的关系,提出综合养殖与生态絮团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多营养级综合养殖中的生产者吸收,以及生物絮团的同化作用,原位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对出现该问题的养殖合作社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团队自主研发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对循环水养殖水体进行微生态调控和干预,显著降低土腥味发生率,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抑制产异味物质的细菌活性的“去腥芽孢”。“去腥芽孢”能够抑制养殖系统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的产生,有助于防控水产养殖系统的土腥味物质,且满足生物安全要求。目前在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的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