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校友陆剑锋教授领衔合作研究登顶刊,中华绒螯蟹无损检测技术为水产品监测开辟新路径 |
发布日期: | 2025-10-10 |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 10 | 次 |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陆剑锋教授团队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成辉教授合作,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了关于中华绒螯蟹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上海海洋大学校友陆剑锋教授主导,首次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对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生物胺的快速、无损检测,为螃蟹死后食用安全性与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CNN-LSTM-SE深度学习模型,对腐胺、尸胺等关键腐败指标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对变质蟹的识别准确率高达100%,有效实现了螃蟹品质的智能分级。该成果不仅为大闸蟹等行业特色水产品的新鲜度评价提供了可靠工具,也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智能化、现场化发展打开了新思路。研究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重点项目支持,展现了陆剑锋作为上海海洋大学校友在水产食品科学与技术交叉领域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