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稻田”,上海00后博士生四年带动60多户增收
发布日期: 2025-10-10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海洋大学00后博士生李其轩在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试验田里,迎来了自己扎根田间四年的科研硕果。他不仅亲手打造了10余亩试验田和专属实验室,更通过持续育种技术改良,成功带动当地60多户养殖户实现增收,将论文真正写在了乡村振兴的大地上。怀揣水产梦想的李其轩,自2019年进入上海海洋大学后,便与青田田鱼结下不解之缘。在导师刘其根教授的引领下,他于2022年通过“本硕博一贯制项目”奔赴青田,从课堂走向稻田,开展稻田鲤鱼食性演进研究。然而,现实挑战接踵而至:当地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验场地屡受生产需求挤压,科研工作举步维艰。这些困难让他深刻意识到,必须建立自主管理的科研基地,才能保障研究的连续性与种质资源的纯净。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上庄村华侨林国平将老房改造成“免费实验室”,并提供合作社稻田支持课题组工作。在当地政府与合作社的帮扶下,李其轩与同学们逐步建起了育种池、高标准实验田和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如今,这片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基地不仅保藏着五个青田地方特色原种群体,更守护着瓯江野生鲤鱼这一珍贵种质资源,为后续育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每年三月至十月,一批批海大学子驻守村庄,将实验室建在稻田边,把科研成果反馈给农户。李其轩的坚持终见成效,他每年培育的优质鱼苗惠及合作社六十多户养殖户,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种质保护的双赢。这段从课堂到田埂的实践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需求的担当与智慧。




【关闭窗口】